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,高水平推进数字化改革,打造数字变革高地。近两年来,余姚市泗门镇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善治,因地制宜打造“数字泗门”智慧平台,提升治理精度,传递民生温度。
数字赋能基层党建化虚为实
余姚市泗门镇位于杭州湾南岸,常住人口近11.7万,目前共有基层党组织271个,其中谢家路村党委获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。
为赓续红色血脉、坚守为民情怀,泗门镇通过创设数字党建云、有声党建共享、红色胜迹在线“三大平台”,建立起较为完善的“红锋泗门”智慧党建系统,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2022年开春以来,泗门镇全力实施“六提攻坚”行动,涵盖“发展提质、环境提优、项目提速、治理提效、作风提升、党建提能”6个板块,推动中心镇向小城市蝶变。
谢家路村一村民通过“红锋泗门”智慧党建系统向村党委反映:附近一处污水提升设备发生故障,导致污水未能及时排空,要求尽快处理。村党委负责人接到反映后,立即指派专人前去察看,发现系污水提升井电动机损坏所致,相关人员随即更换备用电动机,污水提升设备恢复正常运行。
据介绍,“红锋泗门”智慧党建系统为每名党员生成了一个专属二维码,联系群众扫码绑定后,可直接在线联系党员和党组织,打造指尖党群服务直通车,各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可随时查看党员联户情况,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分析。
该镇建立村级“智治”管理服务闭环区,设置综合“智慧室”、村民客厅、村数字服务中心等功能区,安排专人汇总智慧党建、数字服务中心等不同渠道反映的问题,梳理后流转至相关线、办、前哨支部和组,通过一键呼叫系统,全域巡逻车5分钟内到达村域各个角落,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,全程闭环管理。
当前,谢家路村1600多户人家中,已经有八成开始频繁使用村里的智治系统。谁家电路故障,通过系统上报半小时内就有人上门检修;马路上有垃圾,顺手就收拾清理了。
谢家路村第十前哨党支部书记宣光潮说,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一键上报事件给村干部,随后事件能被及时分拣流转,最终在村民客厅的智治管理闭环区内得到解决。
据统计,“红锋泗门”智慧党建平台开放至今,全镇在线党员4262名共联系群众9810户,上报各类意见建议589条,解决467条,群众满意率超过97%。
精准治理助推由“镇”向“城”蝶变
未来五年,泗门镇将抢抓接沪融湾联杭优势,聚焦“产、城、人”共融,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精品小城市,聚力打造活力泗门、品质泗门、数字泗门、共富泗门。
谢家路村因“小板凳群众工作法”闻名遐迩,该村区域总面积6.08平方公里,常住在册和外来人口8000余人,如何全面有效管理,是个不小的难题。
走进村民姚女士家里,她出租的6间民房已经与村智治系统实现了联网,换上智能门锁后,把房屋出租信息发到专门的手机软件上,房租按时打到银行卡里,租客的身份经过村里的智治系统比对实名认证。
该村3000多名外来流动人口多以租房居住为主,像姚女士一样,目前该村已在600多处出租房安装了智能门锁,多数村民和村里签订协议,将他们家里庭院安装的视频与村里智治系统联网,实行“免费看家”服务。
“现在村里出租房屋装上智能锁后信息实时传送至相应管理平台,减轻信息采集人员负担,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准确率。”谢家路村党委负责人说。
谢家路村升级打造“小板凳”群众工作法2.0版——“智慧板凳”,综合“智慧室”集党建智慧平台、出租房的智能化管理平台、网格管理平台、平安村居平台、即时呼叫系统等子平台和智能设备于一体,该村的垃圾暴露、占道无照经营、机动车违停、河道漂浮物、水位越界等情况均能实时监控并预警提醒。
“有老人在院子里摔倒了,我们能从监控中及时发现,马上用对讲机联系巡逻车,几分钟就赶到现场,将老人送医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当路灯设施巡查人员发现某路灯出现故障,随即掏出手机进行拍照,并上传到“数字市政”系统。平台另一端,路灯管理人员收到路灯故障的短信后,很快来到现场进行维修。
在谢家路村党群服务中心智治系统指挥中心大屏上,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步显示在大屏上。谢家路村还将每月10日定为“村民说事日”,每位村民都可以通过视频直播、语音交流等方式,与村领导班子、网格长讨论村内大小事务。
找准需求瞄准群众急难愁盼
在泗门镇的康绿蔬菜设施农业示范基地,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通过电脑对蔬菜大棚的温度、湿度进行控制,蔬菜育种、浇水等实现了智能化管理。
作为余姚市首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,泗门镇约有4万亩农田,涉及21351户农户、13家专业合作社,数字技术不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,也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。
蜿蜒的河道、整洁的村道、连排的小别墅……泗门镇结合“数字泗门”建设,推进中心镇向小城市蝶变。不久后将投用的“智慧停车”,安装有两个摄像头,一个摄像头用于记录进出车辆,实现自动收费;另一个摄像头用于记录车辆违规信息,并与交警系统联通。
为提高办事效率,泗门镇全力做好“泗好办”平台建设和推进工作,通过镇村内部事项流程再造、后台流转,实现内部事项“数据跑”代替“干部跑”,目前“泗好办”镇村事项累计流转1013件。
为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镇,该镇推动综治、信访、司法等部门数据共享,开展线上送法、线上调解、线上开庭的平台新模式,截至2022年6月底,泗门仲裁庭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12件,受理基层调处案件135件,调解成功率90%。第一季度获宁波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。
泗门镇党委负责人表示,该镇以数字驾驶舱为核心,探索以“智治”破基层治理难题,“治”出平安,“治”出活力,“治”出民心。
(来源:"宁波网信"公众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