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资讯要闻
  3. 打榜控评、互撕干架……病态的饭圈,得用猛药!

打榜控评、互撕干架……病态的饭圈,得用猛药!

发布时间:2021-08-06 09:48 分享到:

粉丝应援打榜迎来整顿组合拳。

据新华社消息,近期,中央网信办深入清理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,督促网站平台通过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、优化榜单规则、完善粉丝群圈管理、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活动等方式,强化榜单、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。

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集中开展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,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管理的通知。通知提到,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,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管理,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。

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,随即在网上引起热议。有网友评价,粉丝应援打榜或将凉凉

近些年,娱乐圈被流量逻辑裹挟。从资本到互联网平台、品牌方,都以流量为导向,以所谓的大数据为导向,以利益为导向,合力将粉丝经济推入发高烧阶段。资本迎合市场赚快钱,平台靠选秀赚得盆满钵满,品牌靠赞助迅速变现,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。

由此产生诸多怪象,当偶像最重要的不是业务能力,而是热度、话题、商业价值。影视剧选角不是看实力和匹配度,而是看粉丝数。综艺节目靠嘉宾阵容撑场面,制作和创意不被重视。

越来越多的途径并没有让粉丝追星更加轻松,反而滋生更多疯狂行为,陷入更多氪金套路。今年5月,选秀追星倒奶事件激起千层浪,也将饭圈的疯狂打投痼疾暴露无遗。投不完的票,买不够的奶,打不完的榜单,吵不完的架,不断压榨着粉丝的钱包和精力。

很多粉丝将TA就要为TA花钱视为金科玉律,但粉丝经济暴雷并不鲜见,动辄上千万集资款下落不明。前段时间,朴灿烈吧原吧主卷款跑路,粉丝至今仍在追讨退款,而原吧主被拘留。

追星一定要花钱、做数据、买代言吗?仔细想想,不花钱就不是粉丝,更像是一种道德绑架和消费骗局。粉丝成为数据工,看似主动,但背后却离不开资本和市场的推波助澜。

是时候把名目繁多的打投榜单、应援行为理清了。平台规则简单点,别让它成圈钱工具。追星的方式简单点,别以热爱之名捆绑消费。

最近,吴亦凡被刑拘,还有一些粉丝继续为其辩护。这样的情形并不陌生,粉丝追星,本该是平等的双方一起成长,为何维护偶像成为粉丝的最大使命?

是时候把本末倒置的饭圈逻辑纠正过来了。追星不是盲目吹捧,罔顾事实,抛却底线,粉丝控评不会让偶像真变优秀,偶像本身优秀,才会在演艺路上走得更远。偶像的未来需要自己努力,而不是靠粉丝花钱堆砌。

应援打榜遭遏制,这还只是开始。疯狂的粉丝经济需要恢复理性,野蛮生长的偶像产业亟待规范,流量至上的风气有待转换,娱乐行业需要回归常识,多些敬畏与耐心,少些傲慢与急功近利,而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。

(来源:中国新闻网公众号)

机构简介|网友建议|在线评论|一键举报|举报查询

举报电话:0574-89185357    举报邮箱:wangxinningbo@126.com

  备案:浙ICP备16024883号

建议使用1366*768分辨率/IE9.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